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顾炎武

(1613-1682)

行己有耻,博学于文

        顾炎武,本名继坤,字忠清,明亡后,因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,故改名炎武,因其家乡有亭林湖,故学者称之亭林先生,著名思想家、史学家、语言学家,是明末清初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物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。

1644年清军攻占山海关大举进入中原,顾炎武经历了这一家国巨变,亲人挚友纷纷在巨变中丧生。清军在北京建立稳定的政权后,南方各地时时有反清复明的运动,驱除异族、收复失地是当时许多明朝遗民的志怀所在。在满族统治日渐稳固的清初,保持遗民的独立姿态、绝不与新政府合作,代表了当时前朝士人的忠贞气节。

  • 顾炎武继承了明代末年对理学、心学的反思风潮,以经世致用为治学旨趣,在经学、史学、音韵、小学、金石考古、方志、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均有较深造诣。他认为心学的清谈之风误国,提倡「习六艺之文」、「考百王之典」、「综当代之务」,认为「经学即理学」,强调重回儒家经典,主张实事求是、言必有据,而且治学力求贯通,反对局限于一书或一家。顾炎武的出现标志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,其注重考据、敛华就实的治学态度影响了清代朴学的形成。
  • 顾炎武以「行己有耻」、「博学于文」为学问宗旨,认为科举之八股取士,其败坏学风,犹如始皇之焚书。自二十七岁起,顾炎武即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,遍览史乘、郡县志书等,于俗世流传之学外,别开一种新的治学方向。其生平最忌空虚之学,认为「士而不先言耻,则为无本之人;非好古多闻,则为空虚之学。以无本之人,而讲空虚之学,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,而去之弥远也」。
  • 顾炎武主张通经治史,兴复古学,认为「理学,经学也」,效仿汉代人的治经思路,从六经中发掘义理,才称得上务本求原之学。在其政论性文章中,顾炎武直指古代专制之弊,提出利民富国、官不可与民争利等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,其公私之辨,认为「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,所以为王政也」,也颇具近代意义。
  • 顾炎武学有根柢,精力绝人,自少至老,无一刻离书。晚年远走他乡,游历于北方诸省,以飘零客寄之身,为笃实精诣之学。每行至边塞亭障,辄与耆老问询其地理布局、风俗历史。于平原旷野、鞍上草间,默诵诸经注疏。其勇武不屈的气节,好学求知的精神,皆可为后世之楷模。
  • 顾炎武青壮年时期的活动主要以率众结社、抗清复明为主。投入南明临时朝廷后,顾炎武满腔热忱,撰写了多篇文章,从军事战略、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多方面提出了改革军政的建议。南明溃败,顾炎武又与挚友投笔从戎,加入了起义军队伍,一时「戈矛连海外,文檄动江东」。之后又与陈子龙等组织诗社,暗中联络各方势力,从事复明活动,虽屡遭挫折,始终坚定不移。他以精卫自喻,写下「我愿平东海,身沉心不改,大海无平期,我心无绝时」这样坚毅不拔的诗句。顾炎武一生凭吊明陵十多次,其对故国的忠贞无二之情令人感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