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黃宗羲

(1610-1695)

忠臣孤子,诚意慎独

        黄宗羲,字太冲,世称梨洲先生,明末清初思想家、史学家、教育家,与顾炎武、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,又与方以智、朱舜水以及顾、王二人并称「清初五大师」,并有「中国思想启蒙之父」的称誉。他的经史之学,开创了清代浙东学派。

黄宗羲与顾炎武年岁相近,在青壮年期同样经历了故国崩解、异族入侵之家国巨变。当时南方各地,特别是沿海一带,反清复明运动风起云涌。驱除异族、收复失地的志向激励了许多抗争勇士。起义失败后,这些前朝士子回归故里,埋首学问,授徒讲学,坚决不接受清朝的征召,保持了遗民之独立姿态,代表了当时士人的忠贞气节。

  • 黄宗羲师事刘宗周,于刘宗周之「诚意慎独」体悟颇深。其学自天官、地志、算术、乐律、经史、九流百家、佛道之书,无不精研,且与顾炎武一样,对明儒空洞虚浮的学风深为厌恶,他批判过去的学风:研究心学的人高谈性命而不读书,研究理学的人读书只是章句之学,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帮助。所以他提倡学以致用,尤其重视践行,强调学问与事功结合。如果不能付诸实践,不能经世救国,则是无意义的空谈。黄宗羲通过对心学的改造,由学术走向政治,关心社会现实是他思想的归宿。他一生著述甚丰,对宋明以来的儒学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疏理,开创了独树一帜的浙东史学一脉。
  • 黄宗羲亲身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巨变,促使他对国家政治进行了深入反思。他的著作《明夷待访录》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文化、军事等各方面,继承儒家民本思想,对君主专制独裁政体进行了激烈批判,分析了社会治乱兴衰的缘由,提出多项社会改革措施。对于君主的定位,他提出「天下为主,君为客」,君臣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,以治理天下、服务天下为宗旨,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著作,对清末维新运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  • 黄宗羲晚年潜心于学问,讲学授徒,在东南一代影响尤为深远。他认为学校不当只是教育机构,还应该成为议政机构,成为对地方长官的舆论监督之所。其治学主张以「慎独」为宗,强调躬行实践,学贵践履。

儒学史研究的开创者

黄宗羲最大的学术成就在史学,他编纂的《明儒学案》和《宋元学案》是研究宋明理学史最重要资料。 《明儒学案》以心学为主线,系统总结和记述了明代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流派,对思想源流和学术脉络进行了纵向的整理和研究,勾勒出明代学术发展的大势。所以梁启超认为:「中国有完善的学术史,自梨洲(黄宗羲)之著学案始。」《明儒学案》体例完整,自成一家,集儒学史编纂之大成,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

  • 黄宗羲总结自己的一生有三变,「初锢之为党人,继指之为游侠,终厕之于儒林。」其父黄尊素,为明末东林党人,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,后死于狱中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其父得到平反,刑部会审,黄宗羲出庭对证,当庭锥刺仇敌,并以仇敌之须归祭父灵,人称「姚江黄孝子」,思宗叹其为「忠臣孤子」。明朝灭亡后,黄宗羲受到南京临时政权的缉捕,逃脱后,马上加入了抗清活动,变卖家产,集六百余青壮年,组织「世忠营」。复明运动失败后,他隐居故里,著书讲学,清廷「以礼敦请」,希望他赴京修《明史》,他坚辞不就。晚年在父亲墓旁自造一坟墓,不用棺木,要求儿子在他死后直接将其遗体放在石床上用土掩埋,自道:「身遭国变,期于速朽。」其气节和人格由此可见。
  • 黄宗羲一生跌宕起伏,于党锢之祸、牢狱之灾、流亡抗争中保全性命,实属不易。其晚年将毕生所学,形之笔墨,对几百年来儒学的变迁史作了前所未有的整理、总结,是古代杰出的思想史、学术史著作。其思想激扬发越,开经世致用之先河,倡民主启蒙之先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