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王守仁

(1472-1529)

文章功业,知行合一

        王守仁,字伯安,曾在阳明洞筑室隐居,学者称之阳明先生。明代最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军事家、书法家。他继承陆象山的心学,并做了更为完整、精细的阐发,是一位集道德学术与事业武功于一身的大儒,为当时人及后代学者追随仰慕。

阳明学说产生于明代武宗期间,当时武宗不亲临朝政,军国大柄尽归太监,朝堂形成了明代特有的阉党政治。各地起义与藩王谋反此起彼伏,社会矛盾尖锐。在思想教育方面,明代立理学为放之四海皆准的官学,科场选材皆以朱学为准,假称朱学者常常「偷薄自画,假美言以护所不足;甘于面墙,而不自知其堕于庸劣焉尔」,理学之弊端日益显现。

  • 王阳明流传于世的著作最有名者为《传习录》和《大学问》。其学问之成熟离不开贯彻一生的好学敏思精神。他承继陆象山,传孟子之旨,在内圣学上历经道德实践之曲折磨难。他提出要「致良知」,必得「事上磨练」。 「阳明学」扭转了明初以来宗主朱学,即以心向外穷格物之理,他直接指出良知即是天理,不假外求,只要反身自觉即得,于是「人人有个作圣之路」。良知是成圣的内在根据,并且此根据普遍具在,如此一来,人人成圣的努力便有根源、有动力。
  • 王阳明一生不仅在道德学问上实践成圣之教,而且事功卓著,在平定藩王、安定边疆方面贡献尤大。 1518年,他带兵平定南赣寇匪,并且在当地施行礼义教化。次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,阳明起兵平乱,击败叛军,并擒获了宁王父子。晚年又率军平定了两广藤峡盗乱。王阳明是明代第二位封爵的文官,以其显赫的功业诠释了儒家「文武并用,德刑相济」的治国理念。
  • 王阳明也是一位热心开办书院、讲学授徒的儒者。五十四岁时辞官回乡讲学,在绍兴、余姚一带设立书院,并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: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「致良知」

王阳明服膺陆九渊「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」的思想。他说:「吾心之良知,即所谓天理也。」「心即理」是其立论的基础。他认为求理不在「格物」,而在「致知」,「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,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」。心之灵明充塞天地之间,「良知」是「造化的精灵」。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,天地万物,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。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。此外王阳明抛弃了一般宋儒所说的「知先行后」,提出了「知行合一」观点。他认为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在;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,知行不可能分开,没有知而不行者。如果知而不行,则非透彻之知,而透彻的知必然导向合理有益的行动。

  • 阳明从小就表现出才思敏捷与性情豪迈的一面,据《年谱》记载,阳明少年时便质疑私塾老师以读书登第为第一等事,认为读书学圣贤才称得上第一等事;又曾出游长城山海、居庸、嘉裕三关,饱览塞外壮阔风光,由此兴起经世济众之志。十三岁入私塾读书,王阳明即与塾师讲「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」,读书慕圣方为要紧。在被贬贵州龙场时,王阳明每日思绎旧闻,忽然领悟到《大学》所谓格物致知,当自求于心,不当求诸事物,「道在是矣」,自此以后对这一点笃信不移。
  • 王阳明以守正不阿著称,安定边疆,提携弱卒,以书生之身份横扫积年寇患,历代以来,文臣用兵而能制胜者,无一人能比得上王阳明。危急疑乱之际,其神明愈定,智虑无遗,思维周密。其在心学方面的体悟,可谓天机自发,标异儒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