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 瑗

(993-1059)

實學力行,明體達用

       胡瑗,字翼之。北宋初年著名的經學家、教育家,亦是理學思想的先驅。被朱熹譽之為「宋初三先生」之一(另兩位為孫復和石介)。胡瑗自幼勤奮好學,以聖賢自任。曾先後主持蘇州、湖州州學,後入主太學,實施教育改革,為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。

        北宋初年,教育上依然延續魏晉隋唐以來重視辭賦、崇尚浮華的風氣,科舉取士亦偏重辭賦,不以「體用」為本。為了培養真正合格的有用之才,胡瑗倡導教育改革,主張大興地方官學,以教化培養人才,以正民心。他大力推廣普及教育,並身體力行,立學教人二十餘年。

  • 提出「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,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,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」的教育理念,創立了卓有成效的「湖學」,親手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規則和制度,編成「學政條約」,成為國家太學的範本,並在全國推廣。
  • 繼承先秦儒家內聖外王之學的精神,堅持推行「修己治人之實學」,創立經義、治事兩齋教學的制度,採取分科授業,既重視經義傳習,又強調實行致用,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。胡氏教學方法重在各就學生性之所近以成就之,著重學者自行研修,並輔以師友切磋,相互討論。這種實學力行的精神影響極其深遠。
  • 集教學理論、實踐和改革於一身,主張建立「敦尚行實」的學校,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。除了自製教具、掛圖,還組織學生遊歷名山大川,並列入教程之中。他認為:「學者只守一鄉,則滯於一曲,隘吝卑陋。必游四方,盡見人情物態,南北風俗,山川氣象,以廣其見聞,則為有益於學者矣。」
  •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,且志向遠大,並不以科舉為目標,而是力求與聖賢為伍。十三歲時,「已通五經,常以聖賢自期許」。雖然家境貧困,但他讀書勤奮,苦學不倦。他曾與友人一起到泰山求學深造,潛心學習聖賢經典,《宋元學案》記載他求學期間,「攻苦食淡,終夜不寢」,十年未歸,讀書之刻苦可見一斑。南宋哲人黃震(1212-1280)評論他:「先生明體用之學。師道之立,自先生始。然其始讀書泰山,十年不歸,及既教授,夙夜勤瘁,二十餘年,人始信服。立己立人之難如此。」胡瑗的儒者風範,由此可見。
  • 宋神宗曾問:「胡瑗與王安石孰優?」胡瑗弟子劉彝答道:「臣師胡瑗以道德仁義教東南諸生時,王安石方在場屋中,修進士業。……(臣師)以明體達用之學授諸生,夙夜勤瘁,二十餘年,專意學校,始於蘇、湖,終於太學,出其門者,無慮數千餘人。故今學者明夫聖人體用,以為政教之本,皆臣師之功,非安石比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