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荀子

(前316-前238)

隆礼重教 化性起伪

        荀子,名况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他博采众长,归宗孔子,是先秦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。其思想主要收录于《荀子》一书。

        战国末期,战争愈演愈烈,大国不断吞并小国,形成「七雄」瓜分天下的局面。礼仪道德的呼声已被血雨腥风淹没,面对现实的残酷,荀子更加清醒地意识到,人的欲望和情性的扩张必然导致相互的残害,因此他尤为重视礼仪法度的建立。

  • 荀子着重发展了孔子重「礼」的思想,进一步深化了「礼」的内涵,不仅把「礼」看作个人修身的根本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,在社会生活、政治生活、文化生活中起着规范的作用;而且是人类道德及国家治理的最高规范,乃至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,即「人道之极」,是至高无上、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。荀子更加明确了「礼」的各种社会政治规定,使「礼」的操作性更切实可行,荀子对「礼」的弘扬,使儒家的「礼学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。
  • 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是「隆礼重法」。其中,「礼」居于核心地位。他明确提出:「礼者,法之大分,类之纲纪者也」,即把「礼」看作核定国家法律和其他一切规章制度的准绳。但荀子在强调「礼治」的同时,也很强调「法治」,重视刑罚在治国中的辅助作用,主张把礼义教化和刑法赏罚结合起来,他反对「不教而诛」,也反对「教而不诛」和「诛而不赏」。
  • 荀子生活的时代略晚于孟子,他看到了更多的征战与杀戮,意识到人类因贪婪欲望的无限膨胀而引起不断的纷争。因此,在人性论上,荀子反对孟子的「性善论」,他从人的自然欲望与本能来看,指出人具有好利疾恶之性,若顺此性发展,一味放纵,人将会走向恶,所以必须加以改造,即通过礼义教化使人走向「善」。他认为礼义正是出于圣人人为的努力,即「伪」(人为),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人民,使之「归于治」。这就是荀子「化性起伪」的教育思想,乃以道德文化之理想转化现实之人性。所以孟子与荀子实为殊途同归,孟子着重树立理想,荀子则着重把理想化为现实,目的还是要人以成圣成贤为理想。

「制天命而用之」 的天道观

天人关系是先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,对「天」和「天道」的认识,决定了人们对「天命」的态度。从敬天、知天到法天,「天」从人的敬畏对象逐渐变为知识对象,天道的神秘性不断减少。

荀子的天道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,有了新的发展。一方面仍然把「天」看做生命的本源,作为人的崇敬对象;另一方面,他提出「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」!主张不能一味地顺应自然,而应积极地、主动地利用自然的规律,造福于人。在他看来,天生万物不是上天或神意的体现,也不是人为的结果,而是一个自然过程,所谓「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」,日月星辰的运行都是客观的自然现象,不会因人的德行而改变。反之,人修德则吉,作恶则凶,这不是上天行赏罚,而是人应之以治还是应之以乱的自然结果。事在人为,所以不要迷信「天」,而应认识它,并按照它的规律性利用它。

荀子的这个态度,有似于今天的科学态度,他所制的「天」,也类似科学所讲的自然之「天」。不过,荀子虽然认为「天」有自然的一面,但对于这生之本的天道还是要报本返始,加以祭祀。他关注的重心在于人如何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,更好地治理社会。他希望人们明白「天职」与「人职」的不同,人不要「与天争职」,但在自然面前也不要被动消极,而能根据万物变化的规律,做到「应时而使之」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