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康有为

(1858-1927)

先时之人,现代启蒙

        康有为,原名祖诒,字广厦,取自杜甫诗句「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」,号长素,又号更生。晚清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,维新运动的发起人,立宪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。

 

1840年鸦片战争后,清朝统治岌岌可危,清政府多次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合约,国危民困。一些有识之士愤然而起,投入唤醒国民、对抗保守势力、争取革故鼎新的事业中。

  • 晚清末年,西方科技不断传入中国,自幼学习儒家经典的康有为有感于时局之变,逐渐倾向经世致用之学。他主动学习西方文化,思考改革之路。撰写了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,试图从古代典籍中寻找变法的依据,之后又发表《大同书》,结合《礼运·大同篇》与西方平等、博爱等观念,提出大同社会理想。 1895年,《马关条约》签订后,正在京会试的康有为起草了万余言的上皇帝书,并联合各省一千三百个举人签名,要求拒签《马关条约》,主张变法图强。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,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从书斋走向政治舞台的开始。之后,他寄望于立宪制改革,发动戊戌变法。失败后,逃亡海外,积极考察各国政教、风俗、制度,同时密切关注国内时局变化,努力探索国家出路、文化走向。
  • 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近代化作了重要尝试。他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进行比较,提出「援西入儒」,试图通过中西文化的糅合,赋予儒学以新的含义和价值,「泯中西之界限,化新旧之门户」,虽然不免有生搬硬套、牵强附会之处,但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传统儒学向近代转化的方向。在西学冲击下,他希望保持国魂的同时,推动儒学与国际接轨,使儒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努力值得肯定。
  • 康有为推动政治变革的同时,意识到:欲任天下之事,开中国之新世界,莫亟于教育。他除了兴办学堂、著书立说之外,还先后创办了《万国公报》、《不忍》、强学会、保国会等报刊杂志和政党组织。教育方面,他以「激励气节,发扬精神,广求智慧」为宗旨,请求废除科举制,提倡新学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理念。他创办的万木草堂,培养了一大批维新变法的人才。在流亡海外期间,他又创办了保皇会(中国维新会),继续宣扬立宪改革的思想。

「托古改制」的思想

康有为给当时思想界带来巨大震撼的巨著是《新学伪经考》和《孔子改制考》,这两本今文经学的著作阐述了「托古改制」的思想,为维新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巨大的推动力。他年轻时研究古文经学,深感其训诂考证对拯救国家民族意义不大,后转向今文经学,希望借其微言大义,实现经世致用的目的。他极力证明古文经学都是被捏造的伪书,只是记事之书,不是明义之书,曲改了孔子的微言大义。他采纳了今文经学的「三统」、「三世」说,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阶段:据乱世、升平世、太平世,由「据乱世」进入「升平世」,最后达到「太平盛世」。这些观点使当时渴望变革的知识界、思想界为之一振,梁启超誉之为晚清思想界的「火山大爆发」。尽管康有为的思想和主张,后世褒贬不一,但其推动中国近代史发展变革之意义,毋庸置疑。

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,他自幼熟习儒家经典,少年时最大乐趣是在祖父任职的官舍读书,整日手不释卷。当时官舍里有清政府发到各地官署的《邸报》,让他大开眼界,开始关注国家大事。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直贯穿其生命始终。青年时期,他读了魏源《海国图志》及利玛窦等人翻译的西方书籍,进一步开阔视野。他志向高远,胸怀广大,将个人命运、国家前途与世界变化紧密结合。梁启超称其「先时之人物也。如鸡之鸣,先于群动;如长庚之出,先于群星」,「其理想之宏远照千载,其热忱之深厚贯七札,其胆气之雄伟横一世,则并世之人,未见其比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