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熊十力

(1885-1968)

儒佛会通,体用合一

       熊十力,原名继智、升恒、定中,号子真、逸翁,晚年号漆园主人。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,其思汇通佛、儒,是新儒家的开山人物,与其弟子唐君毅、牟宗三、徐复观等人,为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近代中国国力衰微,饱受凌辱,有志之士无不以变法图强、革故鼎新为己任。自十九世纪末起,中国历经多次政治变革及文化运动,传统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遭到强烈的冲击和破坏。儒学在遭受批判和打击的同时,也在剧烈动荡的形势下,浴火重生,焕发了新的生机。

  • 熊十力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。他在总结中国哲学的基础上,吸收了西方哲学的思考,致力回应西方哲学对东方哲学的挑战,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哲学本体论,在中国儒学史上第一次公开以「本体论」来标志儒家哲学体系。这一宏大严密的独特体系,标志着近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。
  • 熊十力早年喜欢读王夫之、顾炎武、黄宗羲等晚明大儒之书,渐生革命之志。曾参加辛亥革命,后来深感革政不如革心,于是确立了以学术为志业的决心。他先研究佛教,想要解决人内在的终极关怀问题。后逐渐倾心于儒学。他提倡复兴儒学的真精神,强调「内圣」与「外王」、道德与事功并重,「内圣」的道德应通过「外王」的治化得以贯彻。他会通儒学、佛学和西方哲学,融合众家之长,建立起结构严谨、内容深邃的「新唯识论」体系,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。其发挥的「体用不二」等观念,使儒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。其学说影响深远,在哲学界自成一体,为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之基。
本体宇宙论的创立 在西方科学精神日渐深入之际,熊十力深感生命萎缩、道德虚无的隐忧。他在国家危亡之际,积极探寻救国之方,提出重建中国之「体」。他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「明示本体」。 「体」是「心体」、「性体」,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,也是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,更是道德本体和道德主体。 「天人一也」,人与天地万物同具仁心本体,意味着心体之刚健、创生能力,蕴藏着极大的力量,可以生发出整个人文世界。熊十力与冯友兰有著名的「良知为假定还是实有」之辩,熊十力认为良知是真真实实、当下呈现的,这一见地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。
  • 熊十力早年投身革命,后献身学术,欲以学术重振民族精神。他提倡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,当有孤往精神」,并以王船山为榜样,「船山正为欲宏学而与世绝缘。百余年后,船山精神毕竟灌注人间」。他在《十力语要》中自道:「人谓我孤冷。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,不堪与世谐和。」按照牟宗三的说法,熊十力是继承民族文化慧命的智者,俊逸清朗,冷狂孤傲,在纷扰乱世中,独作狮子吼。
  • 熊十力一生勤奋治学,并以师道自任,全力育人。他真诚坦荡的儒者情怀、勇猛精进的狂者性格,感染并激励了众多学者。他以「文不在兹」、「舍我其谁」的气概,照亮了学子的理想生命。徐复观曾以陆军少将的身份,被熊十力「起死回生的一骂」,唤醒了道德理想主义的精神。任继愈回忆道,熊先生与学生「相处如一家人」,但如果在学问上有错误,熊先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,「从不说敷衍、客气话。有问必答,甚至问一答十」。以其精神,熊十力为儒学、为中国文化培养了一大批继往开来的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