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孟子

(前372-前289)

继往开来,舍我其谁

        孟子,名轲,战国时期邹国人。继孔子之后,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,后世尊奉为「亚圣」。其思想主要收录于《孟子》一书。

      战国时期,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,战乱频繁,作为天下「共主」的周天子已名存实亡。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,纷纷实行变法,招贤纳士,客观上为各家思想提供了政治实践的舞台。针对当时普遍的急功近利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风气,孟子强烈批判,并反其道而行之,提倡「仁义」,推行「仁政」。

  • 继承孔子以「仁」为本的思想,确立「性善」论,进一步完善了孔子的「仁」学思想体系,推动了儒学理论的发展。宋代理学家程颐说:「孟子有大功于世,以其言性善也。」高度表彰孟子的这一思想贡献。
  • 继承周公与孔子的德治思想,主张施行「仁政」、以德服人的「王道」,反对以武力征服别人的「霸道」。孟子的「王霸之辨」将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作了区分,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议题,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。
  • 发扬周文「敬德保民」的「民本」思想,明确提出「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」、「保民而王」,若失去民心,则为「独夫民贼」,可被人民推翻。
  • 继承孔子以「义」与「利」区分君子、小人的观点,进一步展开「义利之辨」,一方面强调仁义为先,另一方面也强调统治者要保障民生,维护人民利益,使民有「恒产」,这是保障「恒心」的物质前提。
  • 以「性善」 确立人性的本质
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发人性问题。在战国这个充满血腥、人性颠倒的时代,高扬人性的光明。他总结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几种人性论,加以批驳;通过人与禽兽的区别来界定人性,提出「圣人与我同类者」。并指出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」,进而提出人有「四端」,即「恻隐之心」、「羞恶之心」、「辞让之心」、「是非之心」,这正是「仁」、「义」、「礼」、「智」之善端,论证道德价值根源于人本心,由此而论,「人皆可以为尧舜」。从实践而言,则开启了内省自求、扩充善端的修己入圣的法门。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。
  • 仁者无敌。 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•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 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  •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 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  • 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 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  • 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 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  • 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 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  • 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此之谓大丈夫。 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  • 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 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  •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 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