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孔子

(前551-前479)

德配天地,道贯古今

        孔子,名丘,字仲尼。春秋时期鲁国人。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人类文明的缔造者之一,后世尊奉孔子为「大成至圣先师」、「万世师表」。其言行由孔门弟子记录在《论语》一书中。

春秋时期,诸侯争霸,互相征伐,西周宗法制度逐渐解体。面对「礼崩乐坏」的局面,孔子深感忧虑,他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,承继周公制礼作乐的精神,主张恢复礼乐之治,教化人心,重建人伦及社会秩序。

  • 孔子集上古三代文化之大成,形成了以「仁」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,影响至今,成为中国文化二千多年的主流思想。他整理上古文献,保存了珍贵的古代历史资料;编订六经── 《 诗》 、 《 书》 、 《 礼》 、 《 易》、 《 乐》、《 春秋》,确立了中国文化之大旨,为历代中国读书人之必读经典。
  • 在政治上,孔子继承周文,推崇王道,提倡德治,以建立「天下为公」的大同社会为理想。他希望有国者修习礼乐,重建周礼,以治国安天下。
  • 孔子重视教育,创办私学,革新教育理念,主张「有教无类」,将贵族教育转化为平民教育;儒家以教育立国立民的价值观一直影响至今。
  • 孔子强调「为己之学」,重视生命成长,并以自身之实践,为后世树立了人格典范,开辟了道德修养的实践之路。

以「仁」为生命成长之本源

「仁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孔子对「仁」的发现,与苏格拉底对「理性」的发现,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。与西方高扬理性的思路不同,孔子以「仁」为生命成长的动力、实践和建立道德人格的根据,及人类文化与文明社会得以产生的根源。

孔子认为,「礼」并不是一套完全由政治权威制定的外在规范,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呼声,那就是人人本自具有的仁性。所以,「仁」是人的光明本性,是礼乐制度的根基。正是因为人有此光明本性,所以生命可以转化,可以从自然生命向文化生命、道德生命、精神生命,一层层转化。

另外,「仁」的发现,意味着人是有性情的人,于是可以相互感通,这正是人类社会能够同情共感的基础。所以「仁」不只是生命成长的根源,也是群体社会、文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。

 

拨乱反正,正名正己

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事不成,则礼乐不兴;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 《论语‧子路》

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 《论语‧子路》

以仁为本,克己复礼

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 《论语‧八佾》

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 《论语‧颜渊》

孝悌敬亲,推己及人

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 《论语‧学而》

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 《论语‧雍也》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 《论语‧颜渊》

学而时习,下学上达
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 《论语‧学而》

不怨天,不尤人;下学而上达。知我者,其天乎! 《论语‧宪问》

见贤思齐,知过则改

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 ─《论语‧里仁》

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 《论语‧卫灵公》
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 《论语‧述而》

 

不畏艰难,勇于承担

子畏于匡。曰:「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」 ─《论语‧子罕》

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 ─《论语‧述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