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周敦頤

(1017-1073)

融汇三家,理学宗主

        周敦颐,原名敦实,字茂叔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,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。曾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,世称濂溪先生,其学亦被称为「濂学」。与邵雍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合称为「北宋五子」。

        儒学自两汉而下,日渐式微。佛、道二家的影响不断扩大,三家逐渐呈现合流趋势。中晚唐以来,儒学的复兴亦是在此思想基础之上。周敦颐生于仕宦之家,自幼好学,勤于思考,对儒释道皆有广博涉猎,融汇贯通,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,为宋代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。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形势,他在政治上倾向改革。

  • 周敦颐在思想上融汇儒释道,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。 《太极图说》即是他思想体系的主要体现。用图形辅以文字说明的方式,提纲挈领地对宇宙生成与发展的过程,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描写。他以宇宙自然的产生、发展和变化为主线,提出「无极而太极」的命题,以「无极」为宇宙的本源,又以「太极」为核心,揭示有无、动静的依存和转化关系,开启了宋明理学关于本体论的理论探讨。
  • 周敦颐将宇宙本体论与儒家的人性论、道德修养加以结合,对儒家的传统经学加以时代的创新,从而使儒学能够从哲学上回应来自佛、道二教的挑战,并为南宋朱熹理学体系能够进一步拓展,提供了理论架构。因此,周敦颐被誉为「得圣贤不传之学」的宋代理学开山之祖。

理学本体论的建构

将「无极」、「太极」等概念与《中庸》「诚」的思想进行融合,提出「主静立人极」的伦理观,「人极」即「诚」,「主静」即无欲, 「无欲故静」,这样才能达到「诚」的境界。由此建构了从本体论到政治思想到工夫论的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,为儒家伦理纲常的神圣性和永久性建构有力的理论根据。自中晚唐开始的儒学复兴运动至此有了更明确的方向,在儒释道合流的趋势下,新儒学逐渐开始独领风骚。

         周敦颐自幼好学,博学力行,品行高洁。他的名篇〈爱莲说〉描绘了莲花「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」的君子风范,表达的正是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。黄庭坚赞其「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,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,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,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。」他在郴州任县令期间兴教办学,二程(程颢、程颐)之父程珦与之结识,见其气貌非常,于是让两个儿子拜其为师。周敦颐令二子寻孔颜乐处,以此开二程之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