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,名況,戰國末期趙國人。他博採眾長,歸宗孔子,是先秦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。其思想主要收錄於《荀子》一書。
戰國末期,戰爭愈演愈烈,大國不斷吞併小國,形成「七雄」瓜分天下的局面。禮儀道德的呼聲已被血雨腥風淹沒,面對現實的殘酷,荀子更加清醒地意識到,人的欲望和情性的擴張必然導致相互的殘害,因此他尤為重視禮儀法度的建立。
「制天命而用之」 的天道觀
天人關係是先秦思想中的重要內容,對「天」和「天道」的認識,決定了人們對「天命」的態度。從敬天、知天到法天,「天」從人的敬畏對象逐漸變為知識對象,天道的神秘性不斷減少。
荀子的天道觀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,有了新的發展。一方面仍然把「天」看做生命的本源,作為人的崇敬對象;另一方面,他提出「從天而頌之,孰與制天命而用之」!主張不能一味地順應自然,而應積極地、主動地利用自然的規律,造福於人。在他看來,天生萬物不是上天或神意的體現,也不是人為的結果,而是一個自然過程,所謂「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」,日月星辰的運行都是客觀的自然現象,不會因人的德行而改變。反之,人修德則吉,作惡則凶,這不是上天行賞罰,而是人應之以治還是應之以亂的自然結果。事在人為,所以不要迷信「天」,而應認識它,並按照它的規律性利用它。
荀子的這個態度,有似於今天的科學態度,他所制的「天」,也類似科學所講的自然之「天」。不過,荀子雖然認為「天」有自然的一面,但對於這生之本的天道還是要報本返始,加以祭祀。他關注的重心在於人如何把握客觀世界的規律,更好地治理社會。他希望人們明白「天職」與「人職」的不同,人不要「與天爭職」,但在自然面前也不要被動消極,而能根據萬物變化的規律,做到「應時而使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