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

(前372-前289)

繼往開來,捨我其誰

        孟子,名軻,戰國時期鄒國人。繼孔子之後,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承前啟後的代表人物,後世尊奉為「亞聖」。其思想主要收錄於《孟子》一書。

      戰國時期,諸侯國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,戰亂頻繁,作為天下「共主」的周天子已名存實亡。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,紛紛實行變法,招賢納士,客觀上為各家思想提供了政治實踐的舞台。針對當時普遍的急功近利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風氣,孟子強烈批判,並反其道而行之,提倡「仁義」,推行「仁政」。

  • 繼承孔子以「仁」為本的思想,確立「性善」論,進一步完善了孔子的「仁」學思想體系,推動了儒學理論的發展。宋代理學家程頤說:「孟子有大功於世,以其言性善也。」高度表彰孟子的這一思想貢獻。
  • 繼承周公與孔子的德治思想,主張施行「仁政」、以德服人的「王道」,反對以武力征服別人的「霸道」。孟子的「王霸之辨」將現實政治與理想政治作了區分,為中國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議題,對政治制度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。
  • 發揚周文「敬德保民」的「民本」思想,明確提出「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」、「保民而王」,若失去民心,則為「獨夫民賊」,可被人民推翻。
  • 繼承孔子以「義」與「利」區分君子、小人的觀點,進一步展開「義利之辨」,一方面強調仁義為先,另一方面也強調統治者要保障民生,維護人民利益,使民有「恆產」,這是保障「恆心」的物質前提。
  • 以「性善」 確立人性的本質

        孟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地闡發人性問題。在戰國這個充滿血腥、人性顛倒的時代,高揚人性的光明。他總結了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幾種人性論,加以批駁;通過人與禽獸的區別來界定人性,提出「聖人與我同類者」。並指出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」,進而提出人有「四端」,即「惻隱之心」、「羞惡之心」、「辭讓之心」、「是非之心」,這正是「仁」、「義」、「禮」、「智」之善端,論證道德價值根源於人本心,由此而論,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」。從實踐而言,則開啟了內省自求、擴充善端的修己入聖的法門。為中國思想史上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。

 

  • 仁者無敵。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• 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  • 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  • 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  • 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。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
  • 我知言,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。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
  • 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此之謂大丈夫。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  • 生,亦我所欲也;義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  •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。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