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宗羲,字太沖,世稱梨洲先生,明末清初思想家、史學家、教育家,與顧炎武、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,又與方以智、朱舜水以及顧、王二人並稱「清初五大師」,並有「中國思想啟蒙之父」的稱譽。他的經史之學,開創了清代浙東學派。
黃宗羲與顧炎武年歲相近,在青壯年期同樣經歷了故國崩解、異族入侵之家國巨變。當時南方各地,特別是沿海一帶,反清復明運動風起雲湧。驅除異族、收復失地的志向激勵了許多抗爭勇士。起義失敗後,這些前朝士子回歸故里,埋首學問,授徒講學,堅決不接受清朝的徵召,保持了遺民之獨立姿態,代表了當時士人的忠貞氣節。
儒學史研究的開創者
黃宗羲最大的學術成就在史學,他編纂的《明儒學案》和《宋元學案》是研究宋明理學史最重要資料。《明儒學案》以心學為主線,系統總結和記述了明代儒學思想的發展演變及其流派,對思想源流和學術脈絡進行了縱向的整理和研究,勾勒出明代學術發展的大勢。所以梁啟超認為:「中國有完善的學術史,自梨洲(黃宗羲)之著學案始。」《明儒學案》體例完整,自成一家,集儒學史編纂之大成,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