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宗羲

(1610-1695)

忠臣孤子,誠意慎獨

        黃宗羲,字太沖,世稱梨洲先生,明末清初思想家、史學家、教育家,與顧炎武、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,又與方以智、朱舜水以及顧、王二人並稱「清初五大師」,並有「中國思想啟蒙之父」的稱譽。他的經史之學,開創了清代浙東學派。

黃宗羲與顧炎武年歲相近,在青壯年期同樣經歷了故國崩解、異族入侵之家國巨變。當時南方各地,特別是沿海一帶,反清復明運動風起雲湧。驅除異族、收復失地的志向激勵了許多抗爭勇士。起義失敗後,這些前朝士子回歸故里,埋首學問,授徒講學,堅決不接受清朝的徵召,保持了遺民之獨立姿態,代表了當時士人的忠貞氣節。

  • 黃宗羲師事劉宗周,於劉宗周之「誠意慎獨」體悟頗深。其學自天官、地志、算術、樂律、經史、九流百家、佛道之書,無不精研,且與顧炎武一樣,對明儒空洞虛浮的學風深為厭惡,他批判過去的學風:研究心學的人高談性命而不讀書,研究理學的人讀書只是章句之學,對現實生活沒有任何幫助。所以他提倡學以致用,尤其重視踐行,強調學問與事功結合。如果不能付諸實踐,不能經世救國,則是無意義的空談。黃宗羲通過對心學的改造,由學術走向政治,關心社會現實是他思想的歸宿。他一生著述甚豐,對宋明以來的儒學發展進行了系統的疏理,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浙東史學一脈。
  • 黃宗羲親身經歷了明末清初的歷史巨變,促使他對國家政治進行了深入反思。他的著作《明夷待訪錄》涉及政治、經濟、法律、文化、軍事等各方面,繼承儒家民本思想,對君主專制獨裁政體進行了激烈批判,分析了社會治亂興衰的緣由,提出多項社會改革措施。對於君主的定位,他提出「天下為主,君為客」,君臣應是平等合作的關係,以治理天下、服務天下為宗旨,是一部具有啟蒙意義的著作,對清末維新運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  • 黃宗羲晚年潛心於學問,講學授徒,在東南一代影響尤為深遠。他認為學校不當只是教育機構,還應該成為議政機構,成為對地方長官的輿論監督之所。其治學主張以「慎獨」為宗,強調躬行實踐,學貴踐履。

儒學史研究的開創者

黃宗羲最大的學術成就在史學,他編纂的《明儒學案》和《宋元學案》是研究宋明理學史最重要資料。《明儒學案》以心學為主線,系統總結和記述了明代儒學思想的發展演變及其流派,對思想源流和學術脈絡進行了縱向的整理和研究,勾勒出明代學術發展的大勢。所以梁啟超認為:「中國有完善的學術史,自梨洲(黃宗羲)之著學案始。」《明儒學案》體例完整,自成一家,集儒學史編纂之大成,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。

  • 黃宗羲總結自己的一生有三變,「初錮之為黨人,繼指之為遊俠,終廁之於儒林。」其父黃尊素,為明末東林黨人,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,後死於獄中。崇禎元年(1628年),其父得到平反,刑部會審,黃宗羲出庭對證,當庭錐刺仇敵,並以仇敵之鬚歸祭父靈,人稱「姚江黃孝子」,思宗歎其為「忠臣孤子」。明朝滅亡後,黃宗羲受到南京臨時政權的緝捕,逃脫後,馬上加入了抗清活動,變賣家產,集六百餘青壯年,組織「世忠營」。復明運動失敗後,他隱居故里,著書講學,清廷「以禮敦請」,希望他赴京修《明史》,他堅辭不就。晚年在父親墓旁自造一墳墓,不用棺木,要求兒子在他死後直接將其遺體放在石床上用土掩埋,自道:「身遭國變,期於速朽。」其氣節和人格由此可見。
  • 黃宗羲一生跌宕起伏,於黨錮之禍、牢獄之災、流亡抗爭中保全性命,實屬不易。其晚年將畢生所學,形之筆墨,對幾百年來儒學的變遷史作了前所未有的整理、總結,是古代傑出的思想史、學術史著作。其思想激揚發越,開經世致用之先河,倡民主啟蒙之先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