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

(前551-前479)

德配天地,道貫古今

        孔子,名丘,字仲尼。春秋時期魯國人。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人類文明的締造者之一,後世尊奉孔子為「大成至聖先師」、「萬世師表」。其言行由孔門弟子記錄在《論語》一書中。

春秋時期,諸侯爭霸,互相征伐,西周宗法制度逐漸解體。面對「禮崩樂壞」的局面,孔子深感憂慮,他對歷史和現實進行了深刻反思,承繼周公制禮作樂的精神,主張恢復禮樂之治,教化人心,重建人倫及社會秩序。

  • 孔子集上古三代文化之大成,形成了以「仁」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體系,影響至今,成為中國文化二千多年的主流思想。他整理上古文獻,保存了珍貴的古代歷史資料;編訂六經── 《 詩 》 、 《 書 》 、 《 禮 》 、 《 易 》、 《 樂 》、《 春 秋 》,確立了中國文化之大旨,為歷代中國讀書人之必讀經典。
  • 在政治上,孔子繼承周文,推崇王道,提倡德治,以建立「天下為公」的大同社會為理想。他希望有國者修習禮樂,重建周禮,以治國安天下。
  • 孔子重視教育,創辦私學,革新教育理念,主張「有教無類」,將貴族教育轉化為平民教育;儒家以教育立國立民的價值觀一直影響至今。
  • 孔子強調「為己之學」,重視生命成長,並以自身之實踐,為後世樹立了人格典範,開闢了道德修養的實踐之路。

以「仁」為生命成長之本源

          「仁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孔子對「仁」的發現,與蘇格拉底對「理性」的發現,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事。與西方高揚理性的思路不同,孔子以「仁」為生命成長的動力、實踐和建立道德人格的根據,及人類文化與文明社會得以產生的根源。

孔子認為,「禮」並不是一套完全由政治權威制定的外在規範,而是來自生命內在的呼聲,那就是人人本自具有的仁性。所以,「仁」是人的光明本性,是禮樂制度的根基。正是因為人有此光明本性,所以生命可以轉化,可以從自然生命向文化生命、道德生命、精神生命,一層層轉化。

另外,「仁」的發現,意味著人是有性情的人,於是可以相互感通,這正是人類社會能夠同情共感的基礎。所以「仁」不只是生命成長的根源,也是群體社會、文明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。

 

撥亂反正,正名正己

名不正,則言不順;言不順,則事不成;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;禮樂不興,則刑罰不中;刑罰不中,則民無所措手足。   《論語‧子路》

苟正其身矣,於從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   《論語‧子路》

 

以仁為本,克己復禮

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    《論語‧八佾》

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   《論語‧顏淵》

 

孝悌敬親,推己及人

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   《論語‧學而》

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   《論語‧雍也》

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  《論語‧顏淵》

 

學而時習,下學上達

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   《論語‧學而》

不怨天,不尤人;下學而上達。知我者,其天乎!   《論語‧憲問》

 

見賢思齊,知過則改

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   ─《論語‧里仁》

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。   《論語‧衛靈公》

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   《論語‧述而》

 

不畏艱難,勇於承擔

子畏於匡。曰:「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;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」   ─《論語‧子罕》

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?   ─《論語‧述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