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守仁

(1472-1529)

文章功業,知行合一

        王守仁,字伯安,曾在陽明洞築室隱居,學者稱之陽明先生。明代最傑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軍事家、書法家。他繼承陸象山的心學,並做了更為完整、精細的闡發,是一位集道德學術與事業武功於一身的大儒,為當時人及後代學者追隨仰慕。

 陽明學說產生於明代武宗期間,當時武宗不親臨朝政,軍國大柄盡歸太監,朝堂形成了明代特有的閹黨政治。各地起義與藩王謀反此起彼伏,社會矛盾尖銳。在思想教育方面,明代立理學為放之四海皆準的官學,科場選材皆以朱學為準,假稱朱學者常常「偷薄自畫,假美言以護所不足;甘於面牆,而不自知其墮於庸劣焉爾」,理學之弊端日益顯現。

  • 王陽明流傳於世的著作最有名者為《傳習錄》和《大學問》。其學問之成熟離不開貫徹一生的好學敏思精神。他承繼陸象山,傳孟子之旨,在內聖學上歷經道德實踐之曲折磨難。他提出要「致良知」,必得「事上磨練」。「陽明學」扭轉了明初以來宗主朱學,即以心向外窮格物之理,他直接指出良知即是天理,不假外求,只要反身自覺即得,於是「人人有個作聖之路」。良知是成聖的內在根據,並且此根據普遍具在,如此一來,人人成聖的努力便有根源、有動力。
  • 王陽明一生不僅在道德學問上實踐成聖之教,而且事功卓著,在平定藩王、安定邊疆方面貢獻尤大。1518年,他帶兵平定南贛寇匪,並且在當地施行禮義教化。次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,陽明起兵平亂,擊敗叛軍,並擒獲了寧王父子。晚年又率軍平定了兩廣藤峽盜亂。王陽明是明代第二位封爵的文官,以其顯赫的功業詮釋了儒家「文武並用,德刑相濟」的治國理念。
  •  王陽明也是一位熱心開辦書院、講學授徒的儒者。五十四歲時辭官回鄉講學,在紹興、餘姚一帶設立書院,並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句教法: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。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

「致良知」

王陽明服膺陸九淵「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」的思想。他說:「吾心之良知,即所謂天理也。」「心即理」是其立論的基礎。他認為求理不在「格物」,而在「致知」,「致吾心良知之理於事事物物,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」。心之靈明充塞天地之間,「良知」是「造化的精靈」。聖人只是順其良知之發用,天地萬物,俱在我良知的發用流行中。良知不由見聞而有,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。此外王陽明拋棄了一般宋儒所說的「知先行後」,提出了「知行合一」觀點。他認為只說一個知,已自有行在;只說一個行,已自有知在,知行不可能分開,沒有知而不行者。如果知而不行,則非透徹之知,而透徹的知必然導向合理有益的行動。

  • 陽明從小就表現出才思敏捷與性情豪邁的一面,據《年譜》記載,陽明少年時便質疑私塾老師以讀書登第為第一等事,認為讀書學聖賢才稱得上第一等事;又曾出遊長城山海、居庸、嘉裕三關,飽覽塞外壯闊風光,由此興起經世濟眾之志。十三歲入私塾讀書,王陽明即與塾師講「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」,讀書慕聖方為要緊。在被貶貴州龍場時,王陽明每日思繹舊聞,忽然領悟到《大學》所謂格物致知,當自求於心,不當求諸事物,「道在是矣」,自此以後對這一點篤信不移。
  •  王陽明以守正不阿著稱,安定邊疆,提攜弱卒,以書生之身份橫掃積年寇患,歷代以來,文臣用兵而能制勝者,無一人能比得上王陽明。危急疑亂之際,其神明愈定,智慮無遺,思維周密。其在心學方面的體悟,可謂天機自發,標異儒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