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物同體 天理至上

        程顥字伯淳,世稱明道先生;程頤字正叔,世稱伊川先生。兄弟二人早年受業於周敦頤,同為理學的創立者,也是著名的教育家,學者並稱之為二程。因二人長期在洛陽講學,他們所開創的學派被稱為「洛學」,弟子眾多,傳播甚遠,在程門弟子的大力弘揚下,理學日益成熟,成為宋以後中國思想界的主流。

        北宋理學的文化使命,就是面對漢唐以來佛道盛行、儒家受到嚴重挑戰,要重新恢復對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。「北宋五子」中的周敦頤、邵雍、張載都傾向於建立宇宙論的藍圖,以回應佛教;二程所代表的洛學則重視修養的工夫論,直接從人生實踐上來建立人生論。

  •  
  • 二程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,建構了以「理」為最高本體的思想體系,以「理」統攝天地萬物,「理」既是創造萬事萬物的本源,也是人類社會最高準則。至此,理學作為一種新的儒學形態正式形成。上接孔孟道統,下啟宋明理學。正如朱熹所言:「孔孟之道不傳久矣,自頤兄弟始發明之,而後其道可學而至也。」
  • 二程之學雖宗旨相近,但他們的問學路徑、義理闡發,乃至性情仍有較大差別。程顥強調「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」,「天人本無二,不必言合」,「人心莫不有知,惟蔽於人欲」;所以他主張通過直覺、體會,向內求「明明德」,只要人能「誠敬存之」,修養內心,便可達到「仁」的精神境界。程顥以「心」解「理」,開後世陸象山、王陽明心學一派。
  • 程頤論述問學方法時,則以《大學》「格物致知」為基礎,提出「進學則在致知」,認為「格物」即是「窮理」,即窮究事物之理,最終達到豁然貫通,就可以體悟天理。他主張以知為本,先知後行,能知即能行,行是知的結果。另外,他認為,「理」本是人心所固有,但往往受到外欲誘惑,導致喪失天理,因此,人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感,應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,化解個體欲望與社會秩序之間的矛盾,人欲得到有效遏制,儒家的倫理規範才能化為現實。其思想對朱熹影響尤大。
  • 二程兄弟氣質不同,黃宗羲曾評價道:「大程德行寬宏,規模闊廣,以光風霽月為懷。二程氣質剛方,文理密察,以削壁孤峰為體。其道雖同,而造德各有所殊。」
  • 程顥個性平和,遇事從容不迫,朋友說幾十年間未嘗見過他發怒。程門弟子朱光庭聽程顥講學,一個月後回家,形容自己是「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」。他喜歡大自然之生機,道「萬物之生意最可觀」。窗前草長不剪,池中養幾尾小魚,時常觀看。有詩云:「閒來無事不從容,睡覺東窗日已紅。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興與人同。道通天地有形外,思入風雲變態中。富貴不淫貧賤樂,男兒到此是豪雄。」(〈秋日偶成〉)
  • 程頤性格嚴肅剛直,認真不苟。宋哲宗趙煦一次上課時折柳枝玩耍,程頤見了當即正色諫曰:「方春發,不可無故摧折。」一次他坐船渡河,中流遇險, 差點要翻船了,船上的人驚慌失措,他則始終正襟安坐,泰然自若。人問其故,他答道:「我只是心存誠敬而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