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实观既为 佛教的理想向往,则在实践上必有上达之路,同时获得如实观的启发之后,亦必依从思想决定行动的原则产生开放性的行为,以化除人的无明。这是即知即行的,不必待 佛典中所说宗教意义的如实观出现才有作用。
《现代佛学》书104页
真理作为宇宙存在之一,其本质必须与人类连结。个体所体悟的「真实」,永不能被称之为真理,它只是人类用科学或逻辑方法来解释世界的途径。换句话说,那些被称为「真理」的事物,只不过是由人类的思维器官理解的产物。就好比一张桌子作为固状实体是人类心智感知后的一种表象,若这种心智消失桌子便不会存在。
- 孟加拉族文学家、音乐家、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,1913年,他以《吉檀迦利》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(1861年5月7日—1941年8月7日)
订阅我们以下的频道,了解更多关于法住的资讯。
复活东方文化的精神价值,并将一切对生命的成长有贡献、有启发的文化加以流传、开发,重建人类对未来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