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道者如能如此透入,即重起生機,活活潑潑,有無不二,真假不二,生死不二。換言之,原來是 「雙遣」的,如今易為「相即」。這種「相即」,就是中國佛教的思維特色,禪尤其突出(參看前述《絕對與圓融》ー 文)。從外部看,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種思維形式(思維邏輯、思維論理),但實質上它是一種生命存在的境界,唯有成長者方可達致
《禪‧創造者的哲學》書129頁
真理不是我們所希望的,而是我們所發現的。即便真理沒有帶來便利,也要恪守它,因為你若企圖掩蓋真理,會帶來更多的麻煩。
- 英國哲學家、數學家和邏輯學家,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、普及化。曾在三一學院、劍橋大學擔任哲學教授,他寫了許多著作,其中包括經典著作《西方哲學史》。 在數學哲學上採取弗雷格的邏輯主義立場,認為數學可以化約到邏輯,哲學可以像邏輯一樣形式系統化,主張邏輯原子論。(1862-1970)
訂閱我們以下的頻道,了解更多關於法住的資訊。
復活東方文化的精神價值,並將一切對生命的成長有貢獻、有啟發的文化加以流傳、開發,重建人類對未來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