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WhatsApp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whatsapp

王夫之

(1619-1692)

学通天人,独立君子

        王夫之,字而农,号姜斋,世称「船山先生」,与顾炎武、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。青年时期参与反清运动,晚年隐居故乡,潜心治学和著述,其学问极其渊博,举凡经学、子学、史学、文学等各门学术,造诣无不精深,对天文、历数、医理、兵法乃至卜筮、星象,亦旁涉兼通,对西学也多有留意。

王夫之出生于十七世纪早期,其青壮年时期经历了故国崩解、异族入侵之家国巨变。反清复明运动从北方各地一直延伸到南方沿海,遍至两湖、两广。许多年轻的士子中断科举应试,加入起义组织。王夫之也积极参与其中,后来在狂澜不可力挽之际,他回归故里,隐居著述四十年,坚决不受清廷征召,不易服、不剃发,保持遗民之独立姿态,代表了当时前朝士人的忠贞气节。

  • 王夫之学问宏深,著述丰富,涵括经、史、子、集,堪称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的学者。就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而言,是同时代的学者所不能企及的。钱穆先生称之「理趣甚深,持论甚卓」,「即列之宋明诸儒,其博大闳阔,幽微精警,盖无多让」。王夫之把理论建立在厚实的实学基础上,对过去的空疏之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。他以张载的气本论为依据讲实学,创造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富有哲理批判精神的儒学思想体系。谭嗣同赞道:「五百年来学者,真通天人之故者,船山一人而已。」王夫之生前不为人所知,但在晚清时代却引起了强烈反响,对晚清的学术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  • 王夫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气本论,他通过注解张载《正蒙》一书,系统阐发了这一理论。他认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由气组成,气的往来屈伸和凝聚消散,构成了多姿多采的客观世界。所以事物的产生不是无中生有,只是气的运动。王夫之不同意朱熹「理在气先」、「理在事先」的主张,认为「理依于气」,即气是理存在的依托。以此为基础,他对宋明理学的一系列概念如道器、体用、心物等进行了全面疏理和重新阐发。

「格物致知」的重新阐发

王夫之把「格物」、「致知」视作认识事物的两种方法或两个阶段。他认为「格物」是广泛了解事物的现象,并考察其历史演变,以求得事物发展的道理;「致知」则是通过理性思考掌握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。二者密切相关,不可偏废。如果格物而不致知,就会陷入纷繁复杂的现象而失去为学的主见;如果致知而不格物,就会流于空想。他通过对「格物致知」的重新阐发,既克服程朱理学偏重格物、「即物即理」的毛病,又纠正王阳明心学「格物只在身心上做」的弊端。


重「势」的历史观

明清巨变促使王夫之深入思索历史发展的规律,「势」是王夫之历史观的中心概念。他认为,历史发展之理,就是顺势而为。历史上看似偶然的事件,背后有不得不如此的历史大势。 「顺必然之势者,理也。」所以对于历史应该「推其所以然之由,辨别不尽然之实」,从「理成势」、「势成理」等多方面去认识历史变迁。

  • 王夫之自幼天资聪慧、勤奋好学,清军入关前,他已科举中榜。但清军很快南下,攻破他的故乡衡阳。他旋即投入了匡救明朝、反清入侵的斗争。仿照复社,组建「匡社」,之后又召集起义军,联系各方势力,投奔永历临时朝廷,于国势阽危、旧臣哗讦之时冒死上疏。其父被敌人擒为人质,王夫之自引刀刺肢体,敌贼见其重创,遂释放了王父。其于国之忠,于父之孝,可与黄宗羲比肩。他前半生在抗争中流亡转徙,亲友战死,故知凋零,晚年在贫病交加中,虽然腕不胜砚,指不胜笔,仍著书不辍。志向定如坚石,非常人可及。
  • 抗清失败后,他隐居穷乡僻壤,长达四十年,潜心学问。他的儿子描述父亲:「自潜修以来,启瓮牖,秉孤灯,读十三经,廿一史及朱张遗书,玩索研究,虽饥寒交迫,生死当前而不变,迄暮年,年羸多病,腕不胜砚,指不胜笔,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,力疾而纂注。」纵观王夫之一生,穷困不足以动其志,迫害不足以变其节。他以传统儒者的历史使命和胸怀为支撑,直到去世,也无多少人了解他。但其人格和思想的光辉终不为历史所淹没,后世尊之为大儒。章太炎称道:「当清之季,卓然能兴起顽懦,以成光复之绩者,独赖而农(王夫之)一家而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