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其實是歷史文化問題:我們自以為解決了政治上的獨裁與專制,把“權利”交給人民,就能達到美麗的新世界,這同樣是一個幻覺。“權利”成為個人主義、個體主義的護身符,加強了自我堡壘的建造。
《成長的鍛煉》書45頁
須知,襌的語言只是假借,不是真的拿來實用。以指指月,發端在指,但意向在月;若以指代月,分析指頭,便會終身交臂失之。
《禪‧創造者的哲學》書84頁
當個人主義上升到神聖的境地,人與人之間的結合必然遭遇困難。現代社會只能以互利(雙贏)來作餌,或以組織、制度來加強控制。但我們知道:以利益結合者亦必以利益的爭奪終,正如英國人的諺語:無永久的朋友,亦無永遠的敵人,一切都以利益來過轉。
一般研究語言者便是,永遠在語言上轉,哪裡明白要丟掉語言,纔能向前開步呢?
以法律、制度來規範,那不過是外在的控制,人自有攻鑽之方。反正理性是工具,雙方都可以使用。
但禪師的語言卻是變化多端,似有跡而實無跡可尋,故對修學者而言是無規則可言,但對於禪師來說,一切話語都是因機而發,皆從他 的智慧心靈流出,與修學者接頭便會產生偉大的啟迪作用。
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,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。
- 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主要力量。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。(1912年1月28日—1956年8月11日)
那些每天反復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。然後你會發現,優秀不是一種行為,而是一種習慣。
-西方哲學奠基者亞里士多德,是柏拉圖的學生,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。作為希臘哲學集大成者,是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、科學家和教育家。(公元前384年-前322年)
改變的秘訣,是集中你的所有能力,不是摧毀舊的,而是建造新的。逆境是人類獲得知識的最高學府,難題則是取得智慧之門。
- 古希臘哲學創始人,西方哲學奠基者蘇格拉底,和學生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「古希臘三賢」。作為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者,蘇格拉底並未留下著作,其思想通過後世柏拉圖等人的著作而聞名於世,對西方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。(公元前470年-前399年)
回首過去,很多人都會認為法老時代的結束以及「上帝已死」的概念都是社會的進步。或許,人文主義的崩塌也是好事。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,是因為害怕未知。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,就是一切都會改變。
- 以色列歷史學家,也是國際暢銷書《人類大歷史》與《人類大命運》的作者。(1976年2月24日—)
在大多數科學裡,一代人要推倒另一代人所修築的東西,一個人所樹立的另一個人要加以摧毀,只有數學,每一代都能在舊建築上增添一層樓。
- 法國數學家、理論物理學家、科學哲學家與工程師,被譽為「現代數學的高斯」 、「數學界的最後一位全才」(1854年4月29日—1912年7月17日)
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,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質。離開人的觀點而言,事物都渾然無別,善惡、真偽、美醜就漫無意義。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觀的成分。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,美就是其中之一。
- 中國美學家、翻譯家,淸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四川大學、武漢大學等教師。(1897年9月19日—1986年3月6日)
過去我們認為我們的未來在天上,現在我們才知道它在我們的基因裏。我們將會支配生活嗎?我認為會。我們都知道我們是多麼不完美。為什麼不讓我們自己更適於生存?那正是我們即將努力去做的,我們會讓自己生活得好一點。
- 美國分子生物學家,20世紀分子生物學的牽頭人之一。與同僚佛朗西斯·克里克因為共同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,而與莫里斯·威爾金斯獲得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。(1928年4月6日-)
訂閱我們以下的頻道,了解更多關於法住的資訊。
復活東方文化的精神價值,並將一切對生命的成長有貢獻、有啟發的文化加以流傳、開發,重建人類對未來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