牟宗三,字離中,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教育家,被譽為近現代中國最具原創性的智者型哲學家,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,1958年與唐君毅、徐復觀、張君勱聯名發表著名的〈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〉,標誌著海外新儒家的崛起,也意味著中國儒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。
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,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,一直在積極探尋中國文化的出路。儒學在這一過程中遭遇內外夾擊,處於破碎渙散的狀態。隨著專業化和學科化的現代學術體系和教育體系的建立,傳統儒學失去話語權,面臨被連根拔起的滅頂之災。如何恢復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地位?儒學如何重建?湧現出一批融合中西、貫通古今的大師。
道德的形上學體系
牟宗三早年研習西方哲學,從邏輯入手以窺哲學門徑,後因受熊十力當頭棒喝,回到儒家思想的軌道上。他注意到近代中國對於西方的關注主要在科學、民主方面,對於生命問題卻少關注。他認為哲學乃「生命的學問」,要克服文化理想的失調和生命價值意義的喪失,就要喚起人們的文化意識和生命存在的價值意識,最好的途徑就是返歸孔孟之道,重建儒家的道德理想主義。作為中國文化主幹的儒學,雖然有著極高深的思想和形上原則,而始終與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相連貫的。牟宗三認為歷史上的中國文化是有道統而無學統和政統,內聖強而外王弱。要實現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的關鍵是要開出「新外王」,即由儒家的「內聖之學」而開出「新外王」、由「道統」開出「政統」和「學統」,從「道德主體」轉出「民主」與「科學」。「內聖開出新外王」是牟宗三思想體系的重要特色。
生命的學問
牟宗三講「生命的學問」,強調傳統的「成德之教」與一般所謂的學問不同。一般學問是追求知識,所得者是「外延性的真理」,而成德之教是要求生命的提升,以超凡入聖。宋明理學家大抵上都是講成德之學者。而此一學問,為現代人所忽略。他以此生命之學,闡釋傳統的成德之教,有很重大的發明,如他認為孔子所說的「仁」,便是人的真生命,孔子之教並非在提出一些生活行為上之德目,亦不只在於成就和諧的人際關係,而在於啟發人的真生命,使人湧現此自我作主,無待於外,而自發踐德之精神,所謂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」!孔子對學生所啟發指點者,在此真生命之顯發上。此成德之教,開顯人之真生命之學,亦不能憑空地講,必及於經籍,亦須落實於倫理常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