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周,初名宪章,字起东,号念台,浙江山阴(今属绍兴市)人。因讲学于蕺山书院,后人称其为蕺山先生。明末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从其学者颇众,形成蕺山学派,弟子以黄宗羲和陈确最有影响。
明代后期,朝政黑暗,魏忠贤阉党当道,各地贪腐成风,盗贼横行,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。学术上则虚无主义和清谈之风泛滥。王(阳明)学末流之士空谈心性的弊端日益暴露,面对现实矛盾和百姓疾苦,束手无策。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开始对这种学风进行反思,刘宗周正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。
「慎独」之学的阐发
刘宗周对王学流弊进一步反省,并将前人支离之说一一加以批评,希望重回孔孟的合一之学。他强调「学字是孔门第一义」,认为「君子之学,慎独而已矣」。他把「独」提升到本体论高度,把「慎独」视作最重要的修养方法:「独之外,别无本体,慎独之外,别无工夫。」「独者,物之本,而慎独者,格之始事也。」因此,宇宙中的万事万物,而人类的一切道德准则都统摄在「独」之中。 「独中具有喜、怒、哀、乐四者,即仁、义、礼、智之别名。」刘宗周通过对内在超越的道德本体的探求,希望找到道德实践的理论基础,然后再向外展开,达到本体与工夫的合一,由诚意而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