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,名况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他博采众长,归宗孔子,是先秦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。其思想主要收录于《荀子》一书。
战国末期,战争愈演愈烈,大国不断吞并小国,形成「七雄」瓜分天下的局面。礼仪道德的呼声已被血雨腥风淹没,面对现实的残酷,荀子更加清醒地意识到,人的欲望和情性的扩张必然导致相互的残害,因此他尤为重视礼仪法度的建立。
「制天命而用之」 的天道观
天人关系是先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,对「天」和「天道」的认识,决定了人们对「天命」的态度。从敬天、知天到法天,「天」从人的敬畏对象逐渐变为知识对象,天道的神秘性不断减少。
荀子的天道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,有了新的发展。一方面仍然把「天」看做生命的本源,作为人的崇敬对象;另一方面,他提出「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」!主张不能一味地顺应自然,而应积极地、主动地利用自然的规律,造福于人。在他看来,天生万物不是上天或神意的体现,也不是人为的结果,而是一个自然过程,所谓「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」,日月星辰的运行都是客观的自然现象,不会因人的德行而改变。反之,人修德则吉,作恶则凶,这不是上天行赏罚,而是人应之以治还是应之以乱的自然结果。事在人为,所以不要迷信「天」,而应认识它,并按照它的规律性利用它。
荀子的这个态度,有似于今天的科学态度,他所制的「天」,也类似科学所讲的自然之「天」。不过,荀子虽然认为「天」有自然的一面,但对于这生之本的天道还是要报本返始,加以祭祀。他关注的重心在于人如何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,更好地治理社会。他希望人们明白「天职」与「人职」的不同,人不要「与天争职」,但在自然面前也不要被动消极,而能根据万物变化的规律,做到「应时而使之」 。